竹竿舞传文化 “文化桥”暖童心 一一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宁乡巷子口镇为留守儿童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课程

2025年07月11日 22:32 文/雷博中 图/陈紫凌 点击:[]

2025年7月8日,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夏荷映初心,白袍医路行”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在宁乡市巷子口镇开设“文化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课程传授活动,今天推出的第一课一一畲族竹竿舞。志愿者们希望在科技赋能之外,以最贴近大地的肢体语言,为留守儿童开启一场沉浸式的民族文化之旅,用实际行动为其暑期生活注入鲜活的民族色彩。

课堂上,志愿者杨芸曦通过生动讲解与易记的节拍口令“开合开合开开合”,引领孩子们触摸畲族舞蹈的独特韵律。伴随着竹竿清脆的敲击声,志愿者们率先示范,脚步轻盈地在开合竹竿间灵巧跳动,瞬间吸引了所有孩子的目光。在耐心的鼓励与陪伴下,孩子们纷纷踏入竹竿方阵。起初步伐稍显生疏,节奏把握不准,动作也略显单一;但随着练习深入,他们的舞姿逐渐流畅,步伐从简单跳跃变得丰富多样,甚至能跟上节奏完成复杂的变换。跳跃间,孩子们欢快的笑声与清脆的竹竿声交织共鸣,不仅亲身体验了传统舞蹈的魅力,更在互动中悄然种下了文化认同与自信的种子。

课程高潮是分组比拼环节。孩子们稚嫩的脚丫在竹竿间腾跃:有的步伐精准,脚尖轻点似小鹿踏草,转身如彩蝶掠花,完美契合“开合跳”等传统范式;有的偶有踉跄,却抿嘴专注调整,那份倔强格外动人。胜负早已超越比赛本身,孩子们每一次跳跃,都仿佛唤醒了竹竿节奏中沉睡的岁月记忆。他们小小的身躯,承载着厚重的民族印记,在竞技与合作中,完成了一次畲族文化鲜活的代际传承。

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夏荷映初心,白袍医路行”志愿服务队始终聚焦留守儿童成长需求。此次推出“文化桥”系列课程,标志着活动重心由科技赋能转向人文滋养的新探索。课程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致力于构建连接城乡的精神纽带,帮助留守儿童在文化浸润中拓宽视野、涵养心灵。后续课程还将涵盖传统手工艺体验、皮影戏人物制作、中医药文化科普等内容,持续为孩子们输送丰厚的文化养分。

上一条: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在宁乡巷子口镇开展义诊活动
下一条:植物拓染+药植科普 南华学子寓教于乐助儿童成长

关闭

版权所有: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