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护蕊 倾听乡音 ———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青春护蕊,医行知光”志愿服务队深入乡村家庭开展儿童性教育现状走访调研

2025年07月04日 22:03 文/李明谦/曹霞 图/陈怡 点击:[]

为深入了解乡镇儿童性教育现状,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青春护蕊,医行知光”志愿服务队于2025年7月2日走进衡山县新桥镇,开展主题为“走进家庭,倾听乡音”的调研走访活动,团队成员深入8户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家庭,围绕性教育接受状况及家庭支持系统进行实地调查,为后续干预提供一手素材与现实支撑。

当天上午9时,志愿者们依照事前拟定的访谈提纲与调研记录表,分组前往村中各类型家庭展开面对面走访。调研对象涵盖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家庭以及困难户家庭儿童等群体。

调研过程中,团队重点围绕儿童隐私意识、家庭沟通方式以及监护人相关知识储备情况展开系统访谈。许多家长坦言,由于受自身文化水平所限,性教育在家庭中常陷入“想教不敢教”“想说不会说”的困境。尤其是由祖辈担任主要监护人的家庭,普遍对儿童性教育缺乏基本了解与有效应对能力。

“我们也想教孩子这些事,可又怕说错。”一位年近七旬的奶奶的话语,道出了不少农村家庭的无奈与担忧。对此,志愿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积极引导,并向家长发放《儿童性教育家庭指导手册(试行版)》,协助其初步建立科学、可持续的教育路径。

“你只有坐到他们炕上,才能明白什么叫真正的缺位。”队员苏宇扬在走访笔记中写道。这种“贴地而行”的调研方式,使志愿者们获得了远超纸面数据的共情与震撼。

活动结束后,团队在梳理调研成果过程中发现新桥村在性教育方面存在较为普遍的困境:多数家庭呈现“信息封闭—知识缺失—风险暴露”的典型逻辑链条,性教育在家庭中处于明显缺位状态。这种现状反映出乡村儿童性教育系统推进的紧迫性。基于此,“青春护蕊,医行知光”志愿服务团队提出“村级教育干预 + 家庭沟通指导 + 基层力量培训”三位一体的系统性改进建议。后续他们还将通过与儿童绘墙活动、儿童性教育和法律知识宣讲、急救措施等多元化的方式来打破性教育传播的壁垒,为新桥村的性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守护乡镇儿童健康成长。

上一条:破冰搭桥融童心,识己培信筑成长 ——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童心守护者志愿服务队赴圳玄小学开展暑期三下乡小学生团辅活动
下一条:探苗衣纹样密码,品苗族文化生活 ——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仁心织阳,愈见花开”志愿服务队赴凤凰县山江镇开展苗族文化调研

关闭

版权所有: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