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苗医非遗文化 践行济世仁心使命 —— 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 “仁心织阳,愈见花开” 志愿服务队开展苗医药文化调研实践活动

2025年07月03日 22:47 文/王宇航 王雅嘉 图/张嘉玲 冉易佳 点击:[]

引领聚合力,非遗调研启新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国家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7月3日,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仁心织阳,愈见花开”志愿服务队走进湘西凤凰县开展苗医药文化保护性调研。实践队伍穿行于青石巷陌间,先后深入苗药非遗馆、杨氏正骨馆等文化传承阵地,在药香氤氲中探寻民族医药的千年智慧,以实际行动践行“健康中国”战略下的青年担当。

解码苗医理论体系,筑牢文化传承根基在苗药非遗馆内,数百种湘西道地药材标本与泛黄的医典手稿,系统展现了苗医药“两纲五基”理论体系的深厚底蕴。非遗传承人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出发,详细阐释了苗医“熏蒸疗法”“挑筋疗法”等特色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调研中发现,尽管苗医药在跌打损伤、风湿骨病等领域具有独特疗效,但“传统经验与现代医学术语衔接不畅”的问题制约其推广,亟需构建符合现代科学逻辑的理论转化体系。

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破解传承发展困境在杨氏正骨馆,省级非遗传承人杨医生以“X光片辅助诊断+祖传正骨手法”的创新模式,生动诠释了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实践。正如杨医生所言:“传承不仅是技艺延续,更要让科学原理‘看得见、听得懂’。”团队深刻认识到,构建“传统经验可视化、疗效评价标准化”的现代传播体系,是破除“非遗失语”困境的关键路径。

青春聚力担使命,多维赋能促振兴苗医药作为中华医药宝库的璀璨明珠,其传承发展不仅是技艺延续,更是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南华大学师生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持续深耕民族医药文化保护领域,用现代科技语言讲好苗医故事,让千年瑰宝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贡献高校智慧与青春力量。

上一条:探秘苗绣纹样密码,守护非遗文化传承 ——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凤凰县山江博物馆参观苗族文化
下一条:守护童心,情暖乡村 ——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童心守护者志愿服务队深入团结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关闭

版权所有: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    

您是第: 位访问者